发新贴回复
返回列表1

查看:319     * 贴子主题:警惕!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!

靓妹:知否



积分:3423
注册:2019-03-14
沟通:
Post By:2024/10/16 8:20:33
入秋后,气温下降,昼夜温差加大,各类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、加速传播。春夏季(4-7月)为手足口病流行的主高峰,秋冬季(9-11月)为小高峰。今天,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手足口病,持续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健康。

什么是手足口病?
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儿童传染病。我国以肠道病毒71型(EV-71)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(CV-A16)多见。主要表现为发热,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、疱疹,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肺系统并发症,可造成死亡。

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呢?
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-10天,平均3-5天。临床表现多以发热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,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、疱疹为主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,呈自限性,一般预后良好,7-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。少数重症患者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,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,严重者可导致死亡。
[img]/tp/2024/1016/0820106840.jpg[/img]

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?
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手足口病传染源,隐性感染比例较大。患者发病前具有传染性,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。粪-口传播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,病毒随粪便排出可达3-5周,期间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食物、水源、生活物品等均可引起感染;还可通过接触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疱疹液等感染。
[img]/tp/2024/1016/0820222843.jpg[/img]

哪些人群容易得手足口病呢?
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,一般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。免疫力低下,如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家长应更加警惕被传染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以夏季和初秋季节较为多见。

手足口病如何诊断?
根据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的流行病学史,临床有发热、手足口腔疱疹,结合病毒(CV-A16、EV-71等)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或分离出病毒,并鉴定为CV-A16、EV-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即可确诊手足口病。
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?
1.避免接触患儿。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、分享玩具、共用餐具、洗浴用品等,防止交叉感染。
2.保持手卫生。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。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尤其是在饭前、便后、外出后,用肥皂或洗手液“七步洗手法”仔细清洗双手。
3.减少聚集。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。
4.环境通风。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清新和流通。
5.清洁消毒。接触频繁部位、日常用品和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;奶具、餐具等要煮沸消毒;衣物、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。疾病流行期,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等进行消毒,75%酒精对肠道病毒无效。
6.注意饮食。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食物。
7.接种疫苗。虽然接种EV-A71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,但可有效预防EV-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,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。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,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。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。

手足口病预后
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预后良好,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,一般在1周内痊愈,无后遗症。少数重症病例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,表现为脑干脑炎、脑脊髓炎等,极少数发展为循环衰竭、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,存活者可有后遗症。
如果孩子出现发热、手足口腔疱疹等疑似手足口病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诊断,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隔离。
<<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>>
返回列表1
Powered by ShuzirenCms © 2003-2024 Shuziren.Com ,All rights reserved.
Processed in 0.00201 second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