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岛即墨温泉街道:多元化解绘“枫景”,常态高效护平安
发布:2025/4/11 11:15:15 来源:即墨信息港 浏览次 编辑:佚名
近年来,青岛市即墨区温泉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深入贯彻坚持党建统领,着力构建基层组织体系、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融合,多元驱动打造规范化建设的综治中心,并推动其实体化运行,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。
党建引领 夯实平安温泉建设支撑
高标准建设综治中心。坚持把综治中心一体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推动,完善大综治中心“四室一厅”等家室配备,打造“一站式”矛盾调解中心,成立社会心理服务站,建立基础数据管理信息库,全面链接信访、公安、司法、政务热线等多口径资源,让群众“只进一扇门,最多跑一地”。
高效能构建工作体系。成立平安温泉建设领导小组,建立“1+1+N”平安温泉工作体系。领导小组作为领导核心,综治中心作为执行主体,鼓励引导村、社区、企业等单位形成N个行之有效的平安建设工作模式,构建层层抓落实、级级聚合力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。
高水平打造人才队伍。组建社会网格员和部门职能网格员两支队伍,最大程度实现事件发现、分流、处置、反馈的闭环式流转;聘请4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和7名法律顾问,免费为辖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服务;调解员、志愿者、党员等正式、非正式的社会力量互为补充,构筑起温泉街道社会治理多元力量支撑。
源头治理 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矩阵
矛盾纠纷联动化解。街道层面打造“一站式”矛盾调解中心,建立矛盾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,推动各种调解力量联动配合和解决途径有机衔接;社区层面成立11个社区矛盾调解中心,街道下沉127名专职工作人员入驻,常态化滚动排查属地矛盾纠纷;村居层面打造“周五议事日”活动,包村干部深入一线,联合调解员队伍,真正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。
多样渠道归口办理。综治中心统筹“政务热线”“即诉即办”“网格化”和信访工作,坚持“一体化”问题解决思维,实现诉求事件“一门受理、分级办理、统一反馈”的工作格局。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,对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成立专班或工作小组进行处理。
小微萌芽及早干预。打造社会心理服务中心,设立社区心理服务站11处,开通心理咨询服务预约专线,开展线上心理测评,深入挖掘矛盾隐患,抓早抓小,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整改。
全面管控 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
强化重点区域管控。街道推动“网格+警格”队伍建设。53个村庄成立由村干部、网格员、党员、志愿者等组成的群防群治巡防队伍,每日进行全覆盖巡逻;温泉和皋虞两个派出所抽调8名警力,每日安排警车对辖区住宅小区和大型文旅酒店24小时巡逻,并根据辖区治安形势与发案情况,及时调整巡逻的重点区域与重点时段。
加强重点工作管控。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,深化政法领导干部联合大接访,建立“领导包案+联席会商”机制,推动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批量解决;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摸排,联合公安、社区等部门打造“反诈联盟”,多途径开展反诈、禁毒、防范非法集资等多领域普法宣传,有力维护辖区良好的法治环境。